分类
简单的外汇交易策略

股民朋友是时候拥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投资工具啦

做什么投资可以跑赢股票

购买基金是最好的选择。选择优秀的基金往往比大多数散户投资者收入更大。选择基金就是选择基金经理,看看基金经理过去的表现,是否保持稳定的利润超过10年。第一批上市的创业基金是非常好的目标。7月9日开始销售。预计会很受欢迎。资产配置范围广,门槛低。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基金,门槛很低,10元可以投资,如果你购买场外基金,在第三方平台上操作非常方便。现在许多第三方机构提倡资产配置,资产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商品等,涵盖国内外各个行业你可以通过比较选择你乐观的基金。

新能源产品基金和项目的投资和融资智能社区将专注于生活半径,社区底层业务是永恒的畅销。当然,根据阴阳街法则,持有长期投资的太阳法则将获得良好的收入。由于智能社区建立智能,取代劳动力需要更多的服务空间,以前的商店主要销售,现在商店主要服务,性质发生了变化,但利润租金收入空间误差不大,因为总是需要产品。

股市永远是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当经济向好的时候,他低迷,徘徊于千点左右;当市盈率高得离谱的时候,他强势上攻,拒绝回调。当所有人对他恨之入骨、咬牙切齿、彻底失望的时候他悄然筑底;当大家对他如痴如醉、夜不能寐、充满幻想的时候他徒然走熊。 几乎所有的个人证券投资者都有这样类似的经历:开始先是心怀忐忑的拿出自己小部分积蓄牛刀小试,结果初战告捷;然后几次小胜之后开始对自己的投机水平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自信心暴涨,起初那句: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警示早已抛在脑后;紧接着便是在疯狂的利益追逐中倾囊而出,最后可爱的仁兄才发现,原来一次失误就足以让自己前面的盈利全部归零甚至倒贴。 当然在这轮牛市中,相信大多数股民都已盈利颇丰。但是股市从1000点起步到今天4000点,又有多少股民朋友是投入10万变成今天的40万呢?也许你会说,你是才入市的新股民,那么试问:过去的两个月大盘指数上涨30%,您的投资收益达到30%了吗?您不妨拿出您的帐本算一下,相信大多数股民朋友没有做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每天差价惹的祸,守着那台股票分析系统,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是个短线投机客,按一下F10,全国几千万股民同时在看着同一篇由某一家券商或机构撰写的文章。 她说她会相信的,因为我比较有经验,我说:没用!今天告诉你,你就算买了,明天这个股票一跌,你就会产生怀疑,然后只要两天不涨,在这个好象满地都是涨停股票的行情里,你就会动摇,对吗?坚守不了多久,你就会换个马骑一骑。而事实上,往往是你一买就套,一抛就疯涨,结果追涨杀跌,感觉永远踩不准节奏,对吗?她笑着点点头。 其实买股票关键就是你要了解这个上市公司 ,比如:他产品质量如何?好不好卖?市场竞争力强不强?毛利率高不高?市场空间大不大?有没有政策优惠?有没有隐性资产?无形资产价值高不高?是否具备资源垄断?是否具备竞争对手难以赶超的竞争优势?股民朋友是时候拥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投资工具啦 公司管理团队是否专业、诚信、和谐、稳定?这些都应该考虑。如果你弄清楚了,自然处乱不惊。每次下跌,你都会认为这是建仓的良机;如果你只是道听途说,轻信传言。那么涨了你不安,生怕煮熟的鸭子又飞了,跌了更加恐惧,坊间流传的各种黑幕、内幕交易则将一直萦绕在脑海里直至割肉出局。 那么等我们真正了解了一家公司后,其实接下来做的就是拿住它!细心的股民朋友会发现很多股票如果你能从你入市那天起买入并持有到今天一般都能超过大盘的涨幅,当然这里面也会有差异,那么什么样股票可以跑赢大盘呢?其实只要这样分析。本轮牛市上涨的最直接推动力是人民币升值、人口红利带来的消费升级、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企业利润的改善、整体上市带来的价值重估。当然制度改革、资金充裕也很重要,但这个利好具有普遍性,几乎惠及所有股票,故对选股可不做考虑。 假如把上述问题都考虑清楚了,那么你自然可以跑赢大盘。

价值投资:究竟是什么?是否管用?为什么会管用?

在学术研究中,专业的研究人员用的比较多的指标,是净值市价比(Book to Market Ratio, BTM)。如果某个公司净值市价比相对于市场平均比较高,那么它就可以被视作是价值股。购入净值市价比高的公司,同时卖出净值市价比低的公司,就可以被定义为价值投资。

为什么大家都会选择用这个标准来定义价值股呢?因为净值市价比,计算的是公司净值(Book Value)和公司市值(Market Value)之间的比值。

当然,比较常见的价值衡量指标,也不仅仅限于净值市价比这个标准。像市盈率(Price to earning Ratio),市现率(Price to cash ratio)等在价值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来说,基于净值市价比的研究和应用最为普遍。

【伍治坚证据主义之小乌龟资产配置网络公开课开播啦!该课程适合想要完整学习金融投资知识的大学生等年轻读者,以及想要自己动手DIY资产配置的70/80后。】

伍治坚是《小乌龟投资智慧》的作者。

Andrew Berkin and Larry Swedroe, Your complete guide to factor based investing, 2016

Cliff Asness, Tobias Moskowitz, Lasse Pedersen, Value and Momentum Everywhere, Chicago Booth Research paper No 12-53

Zhang, Lu, The value premium, Journal of Finance, Feb 2005, 60(1): 67-103

Cheng, Nai-fu and Feng Zhang, Risk and return of value stocks, Journal of Business, Oct 1998, 71(4): 501-535

Petkova, Ralitsa, Do the Fama-French factors proxy for innovations in predictive variables? Journal of finance, Apr 2006, 61(2): 581-612

Anderson, Keith and Tomasz Zastawniak, Glamour, Value and Anchoring on the changing P/E, 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 Feb 2016, 1-32

通过炒股实现财务自由的人,都做对了什么?

A股大师兄 ​

这个月我心情大好,宁德时代、宁清源股份、启迪设计都翻倍了。我向老婆讲了自己炒股的历程:我有个同学炒股27年,比我还多了两年。但是,他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在市场上赚到什么钱。而我却成为了投资高手。因为我突破了三大炒股障碍——技术分析、持股、投机取巧!
1 技术分析
绝大多数股民进入股市不久就会迷失在技术分析里。我这里不聊技术分析是否有效的问题。我这里主要说的是学了技术分析的人极少有人能以后走出来。就如进入一座大山里迷失了方向。著名私募经理但斌刚入股市时就是学的技术分析,后来他抛弃了技术分析以后改为价值投资,从此财运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是国内著名的投资大咖。
世界著名投资家股神巴菲特在年轻时也是学技术分析的,后来放弃技术分析,开始专心研究价值投资。现在他是世界著名的价值投资者。
我刚进入股市那几年也学的是技术分析。后来我发现技术分析这条路很难成功,于是我就转向了投资心理行为分析的这条路,人到中年以后我又开始进行价值投资。而我的一位同学,27年来一直走的是技术分析这条路,直到现在他的炒股收益也不稳定。他的27年投资收益都跑输银行存款。

2 “持股”
正所谓生活和工作中常会发生“屁股决定脑袋”,这是由于立场决定的。在股票投资中也是如此,当人们持有股票时和空仓时,人们的分析和判断就容易截然不同。
我刚进入股市的第3年,我重仓买入了一只股票。我通过技术面、基本面、还有各种资料得出这只股票未来将是大牛股的结论。但是不久,市场陷入熊市,我却依然看好我这只股票。我认为这只股票里面有主力机构被套,未来一定会大涨特涨。
几个月后,我把这只我重仓持有被套的股票告诉了我的同学。并向他大力讲解我看好这只股票的种种理由。我讲了能有半个小时这只股票的种种利好。哪知道他开玩笑说:”你这么看好它,是因为你买了很多吧?“
我当时的内心就“咕咚”一声,虽然我知道他是开玩笑。但是我隐约感觉到他得有一定道理。
回去后,我试着以“我并没有这只股票”的角度来分析和判断这只股。我发现分析和判断的结果居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的结论居然变成——这只股票各方面都很一般!
我当时非常的惊恐。难道人们在分析股票时都像我这样,进行看似客观的分析,实际上因为利益原因已不知不觉中失去理性了吗?
我于是继续观察这只股票,一年以后股市转牛,它的表现真的非常一般。并没有什么大牛股的表现!

3 投机取巧
人类天生就喜欢走捷径。圣人老子几千年前就说过:大道其夷,而人好径。
绝大多数人在股市中都喜欢炒短线、打差价,因为这样看似能赚得更多。即使我人到中年以后,改为长线价值投资我也时常会内心涌出要打个差价的想法。
结果在卖飞了几只牛股后,我就深刻地接受了教训,以后老老实实的持有股票了,再也不耍打差价这种小聪明了。
当改掉总想投机取巧的毛病后,手中的翻倍牛股反而越来越多,投资收益也越来越多了。
我认为人们喜欢投机取巧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多都急功近利。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说:人们讨厌慢慢地变富。
如果我们能够甘心于慢慢变富, 那么我们就能灭掉内心的投机之火,我们就能够走最简单、确定性最强的投资之路,就能慢慢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之路。
炒股其实很简单——买几只行业内最优秀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就足够了。
但是,这么简单的操作,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人们总想着要打个差价,好赚得更多,搞个短线好赚得更快。结果鸡飞蛋打,与财富自由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