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聪明的投资者!
5.如果某只年金只会给卖方带来丰厚的佣金,它就不大可能给买方带来好的收益。问问你自己:如果这样的公司足够健康、值得我们投资,它为什么要发行优先股,为之支付高额的红利,而不发行债券并享受其带来的减税好处呢?其答案很可能是,该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够健康。
6.如果你只想撞大运,那么,你就会突然失去所有的好运。 聪明的投资者以某种自动的方式,创建一个恒久的投资组合,不再付出更多的努力。积极的方式是劳心费力的,而防御型的方式则要求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你渴望简单的生活,且不愿为金钱操心,则适合被动的投资方式。
7.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8.不要过于看重某一年的利润。根据长期记录和长远前景做出所有普通股决策。市场对价格的判断经常是不可靠的。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最好的方法或许是,确保自己购买的证券物有所值,并且这样保持下去。
9.投资业务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不满足这些要求的业务就是投机。持有的普通股经常会包含一些投机成分,在财务和心理上作好面对短期或长期不利后果的准备。
10.要有耐心,要有约束,并渴望学习;此外,还必须能够驾驭你的情绪,并能够进行自我反思。
思维导图
11.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认为可以通过短期内的一系列结果对长期趋势做出预测。 任何某一个最赚钱的因此也是最受欢迎的行业,时常会成为下一年表现最差的行业。完全凭过去的业绩来购买的行为,是投资者所做的最愚蠢的事情之一。以往的业绩并不能很好的反映未来的回报。
12.获取确定收益的人,很难变得非常富有;完全投资于风险业务的人,经常会因为失败而陷入贫穷。因此,较好的办法是,在从事风险业务时,要注意必然会导致的损失。
13.整个股市报价系统中包含了一个内在矛盾。公司过去的记录和未来前景越好,其股价与账面值之间联系越小。但是,超出账面值的溢价越大,决定公司内在价值的基础就越不稳定——这种“价值”就更加取决于股市的情绪和容量的变化。
14.虽然热情在其他行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品质,但在华尔街却总会招致灾难;显然,这一警告并非仅仅只适用于那些新手。
15.格雷厄姆对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的区分再次提醒我们,财务风险并非只存在于大多数人所关注的地方(经济形势和投资品种),而且也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16.虽然股票市场总是日复一日的上下波动,防御型投资者却有办法控制这种无序的状态。你拒绝采取主动,而且从不假装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这恰恰会成为你最有力的武器。
17.投资业务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不满足这些要求的业务就是投机。 不要把你的投机操作与投资操作放在一个账户中进行,也不能在思想将二者混为一谈。
18.投资是一种独特的赌博游戏,只要你按照有利于自己的规则去参与,最终就不会赔钱。投资者是为自己赚钱,而投机者则是为其经纪人赚钱。这就是为什么华尔街总是一贯贬低脚踏实地的投资,而吹捧华而不实的投机的原因所在。
19.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开篇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探讨特定论题本身所包含的数量精确性是训练有素的头脑的一个基本特征。不能要求数学家接受模棱两可的结论,正如不能要求雄辩家进行严格的论证一样。”金融分析的工作,则处于数学家和雄辩家之间。
20.对某一事物了解的加深,并不会显著减少人们夸大自己实际所知的倾向。这就是为什么“投资于自己所了解的股票”的危险之所在。你掌握的情况越多,你对该股票缺点的把关就可能越松懈。这种有害的过度自信,被称之为“本土偏见”如何成为一名聪明的投资者 ,即一种痴迷于自己已熟知事物的习惯。
21.承认自己对未来所知甚少,以及对这种无知的心安理得,正是防御型投资者最强大的武器。
22.如果你一定要买入某只股票,你的出价就会比大多数卖家乐意接受的价格高出10美分。这一额外的成本,被称作“市场冲击”,它虽然不会出现在经纪商的账面上,但确实要耗费你的真金白银。
23.那些力求发现最有前景的股票的投资者,无论其着眼于短线还是长线,他们都会面临两重障碍:首先,人总是会犯错误的;其次,人的竞争能力有限。他也许会错误的预测未来;即使其判断无误,当前的市场价格也许已经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预测。
24.即使是专家,也没有什么可靠的方法,能使其挑出前景光明的行业中最有前途的公司,并将大量的资金投入该股票。
25.即使是专家,也没有什么可靠的方法,能使其挑出前景光明的行业中最有前途的公司,并将大量的资金投入该股票。 深思熟虑的投资方法,是稳固建立在安全性原则基础上的,这种方法能够为我们带来可观的收益。
26不要把精力和金钱浪费在试图战胜市场上。他们应当对证券的价值加以研究,并以尽可能小额的资金,来对自己的在价格和价值方面的判断进行尝试性的检验。对于一家工业企业来说,其普通股的帐面价值必须不低于其总资本(包括全部的银行债务)的一半,才称得上是财务稳健的。
27.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不依赖于其股票价格。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它使股票过于昂贵)和不合理的悲观(它使股票过于廉价)之间摆动。聪明的投资者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并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
28每一笔投资的未来价值是其现在价格的函数。你付出的价格越高,你的回报就越少。无论一笔投资看起来多么令人神往,永远都不要支付过高的价格,才能使犯错误的几率最小化。 在思考问题时持批判态度,并以持久的信心进行投资,就会获得稳定的收益,即便是在熊市亦如此。
29.人类所有的不快乐,均来自一个原因:不知道如何安静的呆在家里。不论你是否赚到了钱。一味投机而不是投资,你将减少自己的致富机会,同时增大别人的机会。 投资操作是建立在透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目的是要保证本金的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
30.人类的幸福,大多不是来自于罕见的鸿运,而是来自于每天的一点点所得。 如今你是否应继续持有股票,与几年前拥有的股票给你带来了多大的损失并无关系。如果股票的价格已变得相当合理,足以使你的财富今后得以增值,那你就应当购买它们,而不论其是否曾令你亏损过。
如何成为一名聪明的投资者
尽管格雷厄姆没有明讲,但他实际上说得很清楚,投资者最常见的错误有两类:错误地认识自我;错误地认识自己的行为。
最后,价值投资者以“无视股价波动”著称,但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外,还需要确保自己做好了一件事:没有做蠢事。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价值投资者才有底气直面市场先生,甚至可以无视它的存在。
以前,我以为那只巨兽名为市场先生;但现在知道,那只巨兽源自我们的脆弱内心。
前往 虎嗅APP 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最 新 评 论
大 家 都 在 看
07:35
13:09
12:09
15:46
14:46
05:03
07:12
13:23
11:01
15:24
再读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导言3
对我真正重要的是要以企业所有者的心态来面对投资这件事儿。心态转变后,股价的波动对于我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这就是格老给我们“套上”这一看似过时了的“枷锁”的深意吧。价值和价格就像内心里一直在吵架的两个小人。如果有一天,价格小人吵赢了的话,那我就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市场先生布下的漩涡中去了。相反,我努力地拉住价值小人(理性)的手,尽量不去听价格小人的话(除非它给我报了超低价)。如果你过了格老所讲“提出这条看似过时的准则的原因是心理上的”这道坎,其实成长股还是非成长股,以多少价格买,大家就可自行决定了。 此时,“枷锁”也就可以卸下来了。
投资艺术的一个不被广泛认知的特性
格雷厄姆说, 一个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很小的努力和很小的能力,取得虽说不那么壮观但可靠的收益;但是,想要取得比这个很容易就可以获得的成绩更好的结果,则需要非常多的实践和非同小可的智慧。如果你仅仅是想添加一点点额外的知识和才智在你的投资上,你可能并不会获得比普通成绩好一点点的成绩,相反你可能会做的比平均成绩更差。
在“击败大盘平均成绩”这个“危险的”游戏里,格雷厄姆观察到,那些尝试这样做的聪明人里,失败的比例可是相当之大。大部分的职业基金表现也不如大盘。以及券商对于股市的预测,准确率还不如扔硬币。
格老说,在投资之前,投资者应该明确地区分1)投资和投机,以及2)股价和内在价值的关系。同时,一个深思熟虑的投资方法,加上对安全边际的坚持,会让投资者取得很好的结果。
变化,才是永不变的真理
格老最后写道,但即便世事沧桑,各种灾难(包括两次世界大战),过去的57年(1914年至成书的1971年)还是为投资者带来一丝安慰,即稳健的投资原则可以得到总体上良好的结果。我们必须依据未来还会如此继续下去的假设来行动。
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
《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在完整保留格雷厄姆原著1973 年第4 版的基础上,由贾森•兹威格根据近40 年尤其是世纪之交全球股市的大动荡现实,对格雷厄姆的原著作了大量的注释和章后点评,进一步检验和佐证了价值投资理论。股神巴菲特为本书撰写的序言和评论是这个版本的又一个亮点。《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选择、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在完整保留格雷厄姆原著1973 年第4 版的基础上,由贾森•兹威格根据近40 年尤其是世纪之交全球股市的大动荡现实,对格雷厄姆的原著作了大量的注释和章后点评,进一步检验和佐证了价值投资理论。股神巴菲特为本书撰写的序言和评论是这个版本的又一个亮点。《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选择、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1894~1976 年)美国经济学家和投资思想家,投资大师,“现代证券分析之父”, 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格雷厄姆生于伦敦,成长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著有《证券分析》(1934 年) 和《聪明的投资者》(1949 年),这两本书被公认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投资圣经”,至今仍极为畅销。格雷厄姆不仅是沃伦•巴菲特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导师,而且被巴菲特膜拜为其一生的“精神导师”,“血管里流淌的血液80% 来自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在投资界的地位,相当于物理学界的爱因斯坦,生物学界的达尔文。作为一代宗师,他的证券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因此,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巴菲特会如何解读《聪明的投资者》 x
译者序 xvii
第4 版序 ——沃伦•巴菲特 xviii
本杰明•格雷厄姆生平简介 ——贾森•兹威格 xx
导言 本书的目的 1
导言点评 9
· · · · · · (更多)
巴菲特会如何解读《聪明的投资者》 x
译者序 xvii 如何成为一名聪明的投资者
第4 版序 ——沃伦•巴菲特 xviii
本杰明•格雷厄姆生平简介 ——贾森•兹威格 xx
导言 本书的目的 1
导言点评 9
第1 章 投资与投机:聪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如何成为一名聪明的投资者 15
第1 章点评 28
第2 章 投资者与通货膨胀 39
第2 章点评 48
第3 章 一个世纪的股市历史:1972 年年初的股价水平 54
第3 章点评 66
第4 章 防御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 74
第4 章点评 85
第5 章 防御型投资者与普通股 95
第5 章点评 105
第6 章 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组合策略:被动的方法 113
第6 章点评 123
第7 章 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组合策略:主动的方法 132
第7 章点评 151
第8 章 投资者与市场波动 160
第8 章点评 180
第9 章 基金投资 192
第9 章点评 206
第10 章 投资者与投资顾问 219
第10 章点评 231
第11 章 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 238
第11 章点评 254
第12 章 对每股收益的思考 261
第12 章点评 271
第13 章 对四家上市公司的比较 278
第13 章点评 286
第14 章 防御型投资者的股票选择 294
第14 章点评 309
第15 章 积极型投资者的股票选择 318
第15 章点评 335
第16 章 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 341
第16 章点评 354
第17 章 四个非常有启发的案例 358
第17 章点评 372
第18 章 对八组公司的比较 380
第18 章点评 405
第19 章 股东与管理层:股息政策 418
第19 章点评 426
第20 章 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边际” 439
第20 章点评 449
后 记 455
对后记的点评 457
附 录
1. 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者 ——沃伦•巴菲特 459
2. 与投资收入和证券交易税相关的重要规则(1972 年) 478
3. 投资税的基本内容(2003 年更新) 479
4. 普通股领域新的投机 480
5. Aetna Maintenance 公司的历史 489
6. NVF 公司收购Sharon 钢铁股份的税收会计 491
7. 技术类公司的投资 492
尾 注 494
致 谢 504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