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K线图 蜡烛图
开盘高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的上扬市场缺口。它会走到一个新高,然后失去力量在接近最低价的位置收盘,这是一种熊市势头。下一个交易日中低于射击之星实体的开盘价将确认趋势的逆转。如果开盘价和收盘价相同,该指标就被认为是墓碑十字线(Gravestone Doji)。墓碑十字线 (Gravestone Doji) 比射击之星(Shooting Star) 模式更可靠。
K线图 研判方法
K线图 方法特点
K线图 优点
K线图 缺点
K线图 形态运用
目前市场最常用的技术指标是KDJ与MACD指标。KDJ指标是一种超前指标,运用上多以短线操作为主;而MACD又叫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市场平均成本的离差值,一般反映中线的整体趋势。理论上分析,KDJ指标的超前主要是体现在对股价的反映速度上,在80附近属于强势超买区,股价有一定风险;50为徘徊区;20附近则较为安全区域,属于超卖区,可以建仓,但由于其速度较快而往往造成频繁出现的买入卖出信号失误较多;MACD指标则因为基本与市场价格同步移动,使发出信号的要求和限制增加,从而避免了假信号的出现。这两者结合起来判断市场的好处是: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住KDJ指标短线买入与卖出的信号。同时由于MACD指标的特性所反映的中线趋势,利用两个指标将可以判定股票价格的中、短期波动。从陕西金叶(000812)可以看到,2014年的12月20日KDJ就已触及低位,而MACD则随股价在1月22日才见底。当1月23日KDJ与MACD同步向上发散时,这时的买入信号是十分容易把握的。2015年 [2] 2月4日KDJ开始高位钝化时,MACD仍然在向上移动,表明上扬的动能依然存在,只是短线上将有一定的调整。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当MACD保持原有方向时,KDJ指标在超买或超卖状态下,股价仍将按照已定的趋势运行。因此在操作上,投资者可以用此判断市场是调整还是反转,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回避短期调整风险,以博取短差。而观察该股,横盘调整已经接近尾声,可以看到MACD仍然在维持原有的上升趋势,而KDJ指标经过调整后也已在50上方向上即将形成金叉,预示着股价短线上依然有机会再次上扬。总的来说,对于短期走势的判断,KDJ发出的买卖信号需要用MACD来验证配合,一旦二者均发出同一指令,则买卖准确率将较高。 [2]
股票 K线图 蜡烛图
蜡烛图通过使用烛台式的符号来显示多种价格信息,例如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每个代表单一时间段(每分钟、每小时、每天或每月)的交易活动。每个烛台符号沿着 X 轴上的时间刻度绘制,显示随着时间推移的交易活动。
符号中的矩形称为「实体」 (real body),用来显示该时间段的开盘价和收盘价之间的范围。从实体底部和顶部延伸出来的线条称为「上影线」和「下影线」。每条影线代表该时间段内最高和最低交易价格。牛市/看涨(收盘价高于开盘价)时实体会以白色或绿色表示;而熊市/看跌(收盘价低于开盘价)时实体则通常是黑色或红色。
蜡烛图利用各种指标(如形状和颜色等)和许多可识别的图案模式来帮助揭示市场心理学(如卖家和买家所经历的恐惧和贪婪)。总共有 42 种已识别的图案模式,当中有简单也有复杂。这些模式对于显示价格关系相当有用,可用来预测市场未来走势。您可在这里找到不同模式的描述。
蜡烛图在我国为何称“K线”?
证券市场起源于欧洲,在日本线传入欧美之前,已经形成一整套自己的分析技术。西方很早就开始用柱状图(column chart)、条形图(bar chart)等图表用于商业分析。这种图表的雏形早在1350年就开始出现,一位法国数学家Nicole Oresme在其著作就有相关介绍。1786年,一位本间宗久的同时代人物,苏格兰人威廉·普莱费尔(William Playfair)出版了《商业与政治图解集》(The Commercial and Political 股票 K线图 蜡烛图 Atlas),用图表形式记录了1700-1782年期间英国贸易和债务(Weaver,2014)。所以,用图表形式用于商业分析并非日本独创。西方在用于证券投资分析主要是点状图、杆状图、棒形图等,直到今天仍然被投资者使用。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我们简单介绍几种:
(1)点状图(point chart) :又称“停顿图”(stoping chart)、“线形图”(line chart)或“星状图”(star chart),是最早的市场形态图形,只记录收盘价,每个收盘价用直线或折线连接,因此也称为收盘价线。
(2)杆状图(prole 股票 K线图 蜡烛图 char) :因形状类似旗杆而得名,记录各交易时段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显示每个交易时段的波幅)。
(3)条形图 (bar chart):也称为棒形图,由点状图与杆状图结合而成。杆状右侧有一小横线,表示收盘价,但没有开盘价。
系统地向西方介绍日本线的,是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美国期货投资专家史蒂夫·尼森(Steve Nison)。1991年,他出版了《日本蜡烛图技术》(Japanese Candlestick Charting Techniques)一书;1994年,又出版了《日本蜡烛图技术新解》(Beyond Candlesticks:New Japanese Candlestick Charting Techniques Revealed),系统地向西方的金融界介绍K线图,在证券投资掀起一场蜡烛图技术的革命。史蒂夫·尼森因此被西方金融界誉为“K线分析之父”,实际上他并非K线图的创立者,只是最早将日本的蜡烛图及证券技术系统地引入西方的投资专家。
今天的投资界,除了以上这些仍然使用的技术分析以外,还有点数图(point and figure chart)、宝塔线(TOWER)、三段新值线等各种图表等各种图表。如果我们将这些图比较一下,它们的差别一目了然。蜡烛图简单直观,给人一种“立体”的视觉感受,让投资者对资产价格变化一目了然,形象地反映了市场上多空双方间的博弈。因此,在证券投资领域,K线图是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分析工具。对于股民而言,如果不懂K线图而要炒股并赚钱那是很困难的。
股票 K线图 蜡烛图
K 线图的简介
K 线图,原名蜡烛图,又称阴阳图、棒线、红黑线或蜡烛线,常用于展示股票交易数据。K 线就是指将各种股票每日、每周、每月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等涨跌变化状况,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
2. 当收盘价高于开盘价,也就是股价走势呈上升趋势时,我们称这种情况下的 K 线为阳线,中部的实体以空白或红色表示。反之称为阴线用黑色实体或绿色表示。
英文名:K Chart, Candlestick Chart
K 线图的构成

图表类型 | K 线图 |
---|---|
适合的数据 | 一个时间数据字段,五个连续字段 |
功能 | 观察数据的变化 趋势 对比 分类数值大小 |
数据与图形的映射 | 一个连续字段映射到横轴数值(通常是日期) 另外四个连续字段映射到纵轴 一个分类字段映射到颜色 |
适合的数据条数 | 暂无限制 |
K 线图的应用场景
K 线图主要用于金融领域里展示股票,期货等交易数据,按照时间维度分为日 K 线、周 K 线、月 K 线。展示的数据需要满足 K 线构成的四要素:即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